双螺杆泵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对于确保其正常运行、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:
运行前检查
- 外观检查:查看泵体、管道、阀门等部件是否有损坏、裂缝、泄漏等情况,确保连接螺栓无松动。
- 润滑系统检查:检查润滑油的油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,油质是否良好。如发现油质变差或油位过低,应及时更换或补充润滑油。对于采用强制润滑的双螺杆泵,还需检查润滑泵、过滤器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。
- 密封系统检查:检查机械密封的安装是否正确,密封面是否清洁、无损伤。同时,检查密封液的供应系统是否正常,确保密封液的压力、流量符合要求。
- 联轴器检查:检查联轴器的连接是否牢固,弹性元件是否有磨损、老化等情况。如有问题,应及时更换弹性元件,确保联轴器的传动精度和稳定性。
- 盘车检查:手动盘动泵轴,检查泵的转动是否灵活,有无卡涩、摩擦等异常现象。如有异常,应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再启动泵。
运行中监控
- 压力和流量监测:密切关注泵的进出口压力和流量变化,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运行。如发现压力或流量异常波动,可能是管道堵塞、泵内磨损等原因引起,应及时停机检查。
- 温度监测:检查泵体、轴承、电机等部位的温度是否正常。一般情况下,轴承温度不应超过70℃,电机温度不应超过铭牌规定的最高温度。如温度过高,可能是润滑不良、冷却系统故障或负载过大等原因导致,需及时采取措施解决。
- 振动和噪声监测:注意泵运行时的振动和噪声情况。正常运行的双螺杆泵振动较小,噪声平稳。如出现异常振动或噪声,可能是泵的安装不牢固、联轴器不对中、螺杆磨损等原因引起,应立即停机检查,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。
- 泄漏监测:定期检查泵体、密封处、管道连接处等部位是否有泄漏现象。如发现泄漏,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,如更换密封件、紧固连接螺栓等。
停机后维护
- 清洁保养:停机后,应及时清理泵体表面的油污、灰尘等杂物,保持泵的清洁。对于输送易结晶、易凝固介质的泵,还需用清水或相应的溶剂对泵进行冲洗,防止介质在泵内结晶或凝固,影响下次启动。
- 检查磨损情况:定期检查螺杆、衬套、轴承等部件的磨损情况。如发现螺杆磨损严重,会影响泵的流量和压力,应及时更换螺杆;衬套磨损后会导致间隙增大,影响泵的效率,也需根据磨损程度进行更换;轴承磨损会影响泵的转动灵活性和稳定性,如发现轴承损坏,应及时更换。
- 备用泵维护:对于备用的双螺杆泵,应定期进行盘车,防止泵轴生锈、卡死。同时,也需按照上述维护方法对备用泵进行检查和保养,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,随时可以投入运行。
定期维护保养
- 定期换油:根据泵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际运行情况,定期更换润滑油。一般情况下,新泵运行500 - 1000小时后应进行首次换油,之后每运行2000 - 3000小时更换一次润滑油。换油时,应将旧油彻底排净,并清洗油底壳和过滤器。
- 过滤器清洗或更换:定期清洗或更换泵入口处的过滤器,防止杂质进入泵内,损坏螺杆和其他部件。清洗过滤器的频率可根据介质的清洁程度而定,一般每运行1 - 2周清洗一次,如介质含杂质较多,应适当增加清洗次数。当过滤器损坏或过滤效果不佳时,应及时更换新的过滤器。
- 全面检查:每隔一定时间(一般为半年至一年),对双螺杆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保养。除了上述检查项目外,还需对泵的各个部件进行拆卸、检查、清洗和润滑,对磨损严重的部件进行更换,对泵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调整,确保泵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