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

G型螺杆泵的工作原理

G型螺杆泵的工作原理

发布时间:2025.07.08

G型螺杆泵是一种典型的容积式转子泵,其工作原理基于螺杆与衬套(或定子)之间的啮合配合形成密闭容腔,并通过螺杆的旋转实现介质的输送。具体工作过程如下: 

 1. 核心结构与啮合关系

G型螺杆泵主要由主动螺杆(转子)衬套(定子) 构成核心工作部件: 

- 主动螺杆:通常为单头螺旋结构,截面呈圆形或非圆形,材质多为金属(如合金钢),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。 

- 衬套:内壁为双头螺旋结构,与主动螺杆的螺旋形成互补啮合,材质多为橡胶、聚氨酯等弹性材料,其螺旋导程是主动螺杆的2倍。 当主动螺杆旋转时,螺杆的齿面与衬套的螺旋槽紧密贴合,形成多个连续且密闭的容腔(类似“密封腔室”),这些容腔沿螺杆轴线方向均匀分布。 

 2. 介质输送过程 

- 容腔形成:在螺杆与衬套的啮合处,由于螺旋结构的相互咬合,入口端(吸液口)会不断形成新的密闭容腔,将待输送的介质(液体、含颗粒流体等)吸入容腔内。 

- 容腔推移:随着螺杆的持续旋转,这些密闭容腔会沿着螺杆的轴线方向(从吸液口向排液口)匀速移动。由于衬套的弹性特性,容腔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密封状态,不会发生介质泄漏。 

- 介质排出:当容腔移动至排液口时,由于螺杆与衬套的啮合关系解除,容腔消失,内部的介质被连续、平稳地排出泵体,完成输送过程。 

3. 关键特性体现 

- 容积式输送:因容腔体积固定且连续推移,G型螺杆泵的流量与螺杆转速成正比,输送过程稳定,无脉动(区别于离心泵的湍流脉动)。 

- 自吸能力:由于密闭容腔的形成和推移依赖机械啮合,泵体无需预先充满介质即可实现自吸,适用于吸程较高或需要频繁启停的场景。 

- 适应高粘度介质:螺杆与衬套的间隙可通过弹性衬套补偿,且容腔推移过程对介质的剪切力小,能高效输送高粘度、含颗粒或纤维的介质(如原油、泥浆、胶粘剂等)。 

 简言之,G型螺杆泵通过螺杆与衬套的螺旋啮合形成密闭容腔,利用容腔的连续移动实现介质的平稳、无脉动输送,其原理决定了它在高粘度、含杂质介质输送场景中的独特优势。

下一篇:石油化工行业 G 型螺杆泵维护保养核心要点